高端响应式模板免费下载

响应式网页设计、开放源代码、永久使用、不限域名、不限使用次数

什么是响应式网页设计?

东南亚网站建设市场(必备)6篇

2024年东南亚网站建设市场 篇1

笔者作为一个在一线互联网公司从事多年Java服务端的开发人员,根据自己的认知对您提的问题进行简单解答:

首先,在回答问题之前先明确下网站的分类,网站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静态网站:无后台数据交互,仅仅是静态页面展示的网站。我们见得大部分企业官网就是静态网站。动态网站:有丰富的后台数据交互,页面数据展示是动态的网站。比如头条号后台、PC端ERP等。

然后,根据网站分类来分别分析它们的需求量问题:静态网站:静态网站主要用于企业官网和个人主页的建立,目前是相对单纯的展示宣传作用。建设难度比较低,但是几乎每个企业都有建设官网的需求。据统计,国内小微型企业数量达1169.87万户,占总企业数的76.57%(不包括个体,包括个体比例数量还会更高)。这些小微企业基本都有建设企业官网的需求,但是具备自己建设网站能力的却不多,所以单建设企业官网这块需求量就很大,就不用提其他建站需求了。动态网站:动态网站用途就多了,上面提到的头条号PC后台管理就是动态网站。很多人会说受移动互联网的影响,现在都流行小程序、app等,用PC网站的需求量变少了。这话的确没错,虽然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小程序、app等为他们带来了便捷,但是有很多需求在小程序、app上做出来的效果远没有PC端好。还是拿头条号后台为例,虽然app上集成了一些头条号后台的管理功能,但是为什么不把PC端功能全移植到app上呢,因为app对一些复杂操作和大量数据展示等有明显的不足,还是PC端管理用起来更加好用(虽然PC很笨重)。举个我们公司的例子吧,前不久很多客户就要求我们把之前集成在app上的管理模块在PC端实现,为什么呢,不用多说了吧,手机端虽然拿起来方便,但是对于复杂操作用起来麻烦,最终被用户抛弃。所以说PC端还算有自己一席之地的。

最后,通过上面的分析网站建设的需求量还算很大的,虽然受移动互联网的影响,一些PC端动态网站被小程序、app等手机端应用代替,但是PC端在管理方面等业务场景还是有无法代替的优势的。

笔者是一位热爱互联网、热爱互联网技术、热于分享的年轻人,如果您跟我一样,我愿意成为您的朋友,分享每一个有价值的知识给您。喜欢作者的同学,点赞+转发+关注哦!

2024年东南亚网站建设市场 篇2

我们在进行浏览网页的时候,佳云数据经常能可以发现很多小型网站在选择网站建设的时候所使用的服务器并不是个人购买的服务器,而是租用的服务器。  

服务器租用可以帮助大家省去服务器注册的一系列过程,它具有价格优势与使用方便,售后由服务商直接提供,机器的维护也直接由服务商和机房来进行等优点,可以快捷,方便的帮助大家快速得到大家所需要的网站,网站能够自动生成一个IP地址,大家在拥有网站之后就能够用它来开创事业了。  

经过长期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人们对它的了解程度也就越高,于是在这样的市场前景下,有着各个类型的服务器租用都诞生了,不过,其中最富盛名的还是香港服务器租用。  

香港服务器租用是选择的香港的服务器,其主服务器是设立在香港,使其具备了很多国内主机不具备的优势:  

1.速度快,媲美国内主机。  

2.速度快又稳定,对网站内容的限制相对宽松。  

3.免备案,免除烦琐的备案流程及长达半月的备案等待时间。  

4.国际带宽不受线路限制,从哪里都可以正常访问。  

5.不限流量,香港服务器带宽资源丰富,且都能提供无限的流量。  

6.无盗版,香港服务器使用的系统都是正版的,在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具有很好的保障。  

特别是一些有海外业务或者是海外有用户群体的网站,放在香港服务器上是比较适合的,  大家在选择了香港服务器租用之后,能够发现租用香港服务器最大的优势是他的价格是比较便宜的,为大家提供了大量的优惠条件供大家使用,比较让大家能够接受。

2024年东南亚网站建设市场 篇3

对于该问题,编辑认为:东南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之一,其移动端交易占到全球电商交易的40%,东南亚是跨境电商的重要买卖地。东南亚电商零售在2016年尚处于发展初期,其零售总额远低于中国,因此东南亚电商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随着中国电商市场增长逐步放缓,中国互联网巨头开始加快布局国际市场。除了知名电商Lazada在东南亚的重要投资之外,阿里巴巴也开始瞄准东南亚市场并迅速发力。近期,阿里巴巴向Lazada投资20亿美元,彰显了阿里在东南亚市场上的信心,同时也显明了阿里在东南亚市场上的投资策略。

阿里在东南亚市场上已经树立了清晰的布局方向。通过收购Lazada,阿里开始在东南亚市场搭建基础平台,积累用户,培养用户习惯。同时通过Lazada自建支付,引入之支付宝的技术运营经验,实现支付宝在东南亚市场的扩张。另外,结合Lazada自建物流体系,整合区域物流公司,拓展菜鸟在东南亚的物流体系。

除了阿里以外,国内的互联网巨头腾讯则通过京东投资东南亚的Sea、Go-Jek、Traveloka、Pomelo Fashion 以及Tiki.vn等公司,也向东南亚市场发起冲击。

美国的互联网企业也开始在东南亚市场进行投资布局。例如,亚马逊2017年在新加坡推出了Prime Now服务,在新加坡布局线上零售服务。亚马逊试图通过布局新加坡,建立足以辐射东南亚市场的前哨站。

不同于阿里,亚马逊在东南亚采用自营自建模式进行物流配送和提供商品服务,相对来说,亚马逊的自营模式在配送和商品质量上更具有可控性。但是,鉴于东南亚目前基础设施的不够成熟,经济的发展中水平,未来亚马逊和阿里在东南亚电商市场孰胜孰负还有待时间证明。

2024年东南亚网站建设市场 篇4

还是得要看市场和管理者的高度,网站建设只是一个基础,一个企业服务的基础,看你能不能找到企业的共性,开发企业的需求,尤其是你在附近有千家企业资源,在掌握有这么大的资源的情况下,你要把握好怎么做。

2024年东南亚网站建设市场 篇5

当美国在线零售商eBay亚洲业务负责人Jay Lee接受采访时表示,eBay已经重塑在华的业务模式,以帮助当地企业把产品销往海外,中国国内电子商务市场已经无利可图。

“无利可图”虽然只是作为一家海外电商负责人对中国电商环境的形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电商的市场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市场模式。其他的海外电商平台的落地足以用“痴心妄想”来形容。但是也正是如此猛烈的大环境下,反而让电商市场逐渐优胜劣汰,渐渐稳定下来。

当然,巨头们的野心从来不止一点点,他们不满足于当下的市场环境,而另辟蹊径,开启另一片厮杀战场。

相比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程度,东南亚市场的互联网应用程度显然很低,东南亚地区总人口数超过6亿,其中智能手机用户超过2.5亿,除新加坡智能手机渗透率超过85%以外,其他国家渗透率增长基本都保持在50%以上。很明显,东南亚存在足够大的而又可预见的成长空间。尚处于发展初期的东南亚,自然成为了中国电商巨头的一块巨大的蛋糕。

据清科研究中心收集到的海外数据显示,东南亚这片位于中国与印度间的新兴市场、6.2亿左右的人口,成了中国资本新的角斗场,国内的巨头纷纷布局。

东南亚电商平台纷纷被巨头争抢

东南亚目前市场上比较知名的电商平台目前有十几家,分别为Lazada,Redmart,Zalora,Shopee,Qoo10,Tokopedia,Tarad,11 street,EZBuy,BigMK等,涵盖包括时尚、电子、生鲜、日用品等各大类。数量虽然不少,但是整体的发展阶段是还在早期,同时融资金额也在几千万美元左右,量级都不大。

阿里巴巴2017年前3大海外投资中2笔重压东南亚

2017年,阿里巴巴的市值翻了一倍,突破4000亿美元。在收获财富的一年里,阿里的投资布局也不断加大。一年中的前10笔投资总额达到110亿美元,最高的一笔投资金额达29亿美元。其中针对的仍然是新零售、电商等阿里擅长的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10笔投资中有3笔投向了海外,除了以2.8亿美元的金额投资了印度的百货公司BigBasket之外,2笔大金额都投给了东南亚地区。2016年,阿里巴巴收购了Lazada,2017年以10亿美元的金额增持其股份,持股比例从51%提升至83%,完全是将其换身为真正的“阿里系”。另一笔是在2017年8月,阿里巴巴以11亿美元投资了印尼的电商应用Tokopedia。

Lazada电商平台是阿里在东南亚并购的一个典型案例,阿里的并购投资相当于给了Lazada一次重生的机会。

2014年实际亏损1.42亿美金,2015年亏损则达到了2.96亿美金,如果2016年阿里不进行输血,Lazada就真的要面临资金链断裂而破产的问题了。

但局势峰回路转,自2016年的收购、2017年6月阿里的增持由51%提至83%,Lazada的复活表现可见一斑。Lazada在东南亚地区Facebook及Youtube的广告投放与线下广告投放随处可见、网页端Lazada在东南亚主要国家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菲律宾、印尼的访问量均超过东南亚当前电商巨头Shopee。

而在支付方面,Lazada自建的HelloPay也被蚂蚁金服收购,且被正名为支付宝Alipay。

同时, Lazada加大了对跨境的推广。Lazada还在新加坡设立淘宝专区,对于从中国寄送至新加坡的商品包邮。

正如阿里巴巴CEO张勇所表示:“东南亚电商市场仍未得到充分开发,我们认为未来将有很大的上升空间。通过Lazada,我们将继续投入资源,在东南亚地区开展工作,把握增长机会。”

Lazada的发展,其实和阿里巴巴电商在中国的发展模式非常相似:从平台的运营到支付模式、物流支持。从Lazada的身上,仿佛看到了阿里在东南亚另外的一个身影。

至少六家电商平台被腾讯、京东资本加持

在中国电商作为短板的腾讯在海外却不甘示弱。腾讯联手京东已经在东南亚至少六家电商平台进行了资金加持,其中在2015年时腾讯投资持股39.8%的SEA于2017年在纽交所上市。

SEA以游戏业务起家,虽然2015年才推出电商业务Shopee和支付产品AirPay,但是其发展迅猛,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后起之秀。目前Shopee已经陆续覆盖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菲律宾、越南、台湾七大市场,且解决Carousell、Gumtree等同类平台不能支付、不负责物流等痛点。已经成为阿里投资的Lazada的电商平台在东南亚的有力竞争者。

而京东方面,刘强东曾说:“京东印尼的公司将和京东商城在国内一样,需要五到十年的时间,一点一滴、脚踏实地地做起来。借此让京东印尼站成为印尼人第一电商品牌,乃至东南亚人最喜爱的电商品牌。”

事实上,京东早就开始了印尼市场的布局。早在2015年11月京东就成立了京东印尼站,主要采用类似于国内的B2C模式。

京东曾对外界发表过这样一个观点:京东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会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成熟场可以考虑采用投资并购的方式,而在新兴市场如东南亚等电商发展比较初级的市场,可以考虑复制京东模式。

但值得注意的是,京东在印尼业务复制的模式却并没有达到预期。因此之后京东迅速反应:在东南亚地区自建点电商平台并不容易推广,反之对已经现有的电商平台进行资本加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7年开始,京东分别投资了腾讯曾经加持的出行生活服务平台G0-Jek、旅游电商平台Traveloka、时尚电商平台Pomelo Fashion以及Tiki.vn。

百度走泛电商路线,百度钱包加速渗透

东南亚作为电商鳌头争抢的肥肉,百度怎么可能放弃。

但与别人不同的是,百度并没有投资创建任何一家东南亚电商平台,而是一直在泛电商领域画圈布局。百度已经瞄准了东南亚的消费支付,通过具有竞争力的支付便捷度和不错的汇率差,逐步渗透东南亚线下的支付业务,范围涵盖餐饮、超市、百货、便利店、免税店、主题乐园、海外机场等几乎所有吃喝玩乐消费场景。

2016年,百度钱包深入到了泰国支付市场中,不仅针对华人旅游消费结算,也渗透到当地人的一些商业结算。2017年7月27日,百度钱包与境外拥有1700万用户的PayPal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为用户提供连接中国消费者与境外商户的跨境支付方式和交易体验。

随着东南亚国家的电子商务将迅速发展,需要构建相应的跨境电商支付网络。而百度这种直接打入支付网络业务的动作也将为之后电商平台的发展起到相应的推动作用。

早在2012年,百度就与新加坡科学技术研究局旗下机构成立联合实验室,目标是提升东南亚用户的搜索体验。百度还面向该地区推出hao123网址导航、百度知道、系统优化工具BaiduPCFaster等。此外,百度游戏曾投资新加坡游戏工作室Inzen,但它已于2017年4月被澳大利亚公司iCandy以440万美元收购。

看似无意,实则有意在泛电商领域“先圈人后圈钱”,努力获得用户数和流量,等待新的时机涉足电商。

物流网纷纷打通:360度物流网、菜鸟网络、京东配送

除了已经逐渐完善的支付环境,物联网上已经被持续打通。阿里收购的Lazada已经建立了360度物流网,与114个来自本土拥有卡车、汽车、摩托、轮渡等多种运输工具的物流服务商达成了合作。

同时,阿里还成功在吉隆坡打造了中国境外首个服务于eWTP的国际超级物流枢纽,,逐步实现东南亚电商平台的商品快捷配送。

而菜鸟网络下一步发展重点之一就是东南亚地区。菜鸟网络副总裁万霖表示,菜鸟已在美国、欧洲、俄罗斯、东南亚、日韩及港台等地建立起23个进口海外仓。

相反,京东把重心转向了物流战略突破,达成与东南亚老牌独角兽 SEA 旗下的电商平台 Shopee 合作。其目前在印尼有四个仓库。京东表示在未来几个月的计划是把仓库进驻印尼每一个主要城市。

结语

中国电商巨头平台的加入,也让东南亚电商领域出现了一批倒在了路上的企业:新加坡电商1030am已被排挤、曾获唯品会投资的特卖电商Ensogo宣布自愿停止在澳交所(ASX)的交易活动、菲律宾电商创业平台BigMK生存举步维艰......

但随着阿里巴巴和腾讯的持续加注,支付环境与物流运输的完善,2018年势必有更多优秀东南亚电商平台激烈厮杀。在优胜劣汰、合并与分裂的战场上,出现类似中国的淘宝、京东平台完全指日可待。

2024年东南亚网站建设市场 篇6

对于国内大多数创业者和投资人来说,东南亚曾是员工旅游或海滩度假的目的地,现在却是掘金热土。

这里有最诱人的市场前景:1.9亿中产阶层,占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2.6亿互联网用户,预计2020年将达到4亿;8700万移动电商活跃消费者,数量居世界第一。

这里也让人望而却步:有世界排名第四的fintech之都,也有让投资人挑不出一个项目的创业荒漠;11个国家、11种语言、11种文化,如果无法打破,上述诱人前景也只是泡影。

在东南亚,创业是一场大冒险,丰厚回报与风险相伴。想在这里掘金,先要问问自己:“创业者,你敢吗?”

一场充斥极与极的大冒险

从以下两组对比中,或许你可以体会到什么是东南亚创业的大冒险。

胜利者与失败者

这两个华人打造创业公司,一个成为价值37.5亿美元的独角兽,另一个创始人卷款跑路。

1. Garena,东南亚最大独角兽

Garena成立于2009年,总部位于新加坡。这家由华人创办的初创企业,从最开始的游戏公司,逐渐发展为涵盖资讯、商品、支付、服务的完整娱乐产业链条。据称,自2011年到2015年,该公司净营收增长了13倍,达2.7亿美元,相当于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95%。目前该公司已经募集了5亿美元资金,仅今年3月的D轮融资就达到了1.70亿美元。

2. 华企园,卷款出逃的末日狂欢

华企园成立于2016年1月,总部位于柬埔寨金边。这个众筹楼盘项目的核心是帮助入柬中资企业落地。第一期众筹圆满成功,而第二期众筹发起仅一个月后,创始人伍新权便卷款跑路。失踪5天后,他在给股东的公开信中写道:“我变得彷徨,似乎自己必须看着华企园慢慢死去,而部分股东和外界期待华企园的失败来证明他们的见解是对的。既然人生见底,那就放荡结束吧。”他带走了79,636美元,用于在入狱前的日子里吃喝嫖赌。而他最初的创业理想,是在这79,636美元后再加5个零。

高科技与低科技

有创业成败,也有国力落差,一个位居东南亚中心,希图世界fintech中心;一个偏居内陆,举国找不到可投的项目。

1. 新加坡,高科技标签问鼎世界

新加坡集中着整个东南亚最优质的创业资源。在吸引资本方面,政府率先为美元VC提供落地支持,使其成为东南亚的风投中心;人才方面,政府向海外人才提供了迅速便捷的落户政策,让新加坡成为该地区高科技人才的聚集地。媒体方面,这里拥有众多知名媒体的分部,发布一条融资消息即可传播全世界。

高科技创业公司在此扎堆,吸引着来自全球的资本,而总部在邻国的公司也不得不把科技部门放在新加坡,因为只有这里才招得到人。高科技,是与这个“Smart Nation”(智慧国家,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提出的2030年战略)匹配的创业类型。无怪其能发展成为全球fintech影响力第四位的国家,仅位居英国、美国西、东海岸之后。(排名来自2016年初安永为英国财政部制作的报告)

2. 老挝,低科技才能获得投资

作为东南亚地区唯一一个内陆国,老挝的创业之门似乎也较邻国闭塞。尽管该国GDP有望达到7%的增长,首都万象的创业机会仍十分匮乏,甚至会英语的创业者都很少。

Foxperss和Book Delivery是当地比较新颖的创业公司,前者主要解决老挝基础设施和支付模块缺乏的问题,用摩的做快递;后者解决的是老挝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每周去泰国采购泰语书籍,以补充当地匮乏的老挝语书籍。

这两家公司的创始人都是初次创业者,都不到23岁,而且都只关心自己690万人的小市场。以这两家初创公司为代表的万象创业者,很难吸引天使投资人出手。社会价值投资基金Lotus Impact Fund和湄公河天使投资网(MAIN)联合创始人兰德曼指出:“现在还不到投资这些初创公司的时候,而是先要改进他们的业务模式。”

兰德曼给出了几个值得投资的创业领域——低技术、农业、教育、酒店业。因为当只有19.9%的老挝人口使用互联网服务时,基于移动应用或Web的解决方案便不再适用。

一个努力开放的创业生态群

尽管创业环境和创业者素质良莠不齐,却不妨碍东南亚成为下个世纪发展最快的区域。各国政府已经着手搭建自己的创业生态,规范创业乱象。即使是创业荒漠老挝,也在东盟和国际投资者的帮助下,努力激活当地创业生态。

自循环创业生态

东南亚乐于用“创业生态”来形容整个区域创业环境和参与其中的各有机组成部分,在世界资本视线还聚焦于中国和印度两大市场时,东南亚各国就凭借这种自循环,竭尽所能扶植当地创业。

生态系统中,主要玩家是各个初创公司,他们是绝对的主角,享有来自培育者的给养和帮助。政府和上一代创业者则扮演了主要的培育者角色,与硅谷早期的创业生态如出一辙。他们希望自己的第一代“仙童半导体公司”,能帮他们培养出英特尔、谷歌、红杉和KPCB。

第一代创业者开始反补创业生态

开放!开放!

随着国际资本关注的提升,各国创业生态也终于打破自给自足的缓慢发展状态,进入了飞速提升期。中国和印度已经消失的人口红利和互联网红利,正在东南亚如火如荼的上演。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初创公司的融资额较去年同期缩水28%,印度缩水17%。而在印尼,2016年第一季度投资额相较去年同期翻番。

资本为创业生态注入了活力,尽管B轮融资在目前的东南亚还是卡在创业公司面前的一道坎,尽管大多数创业公司最核心的桎梏仍是招不到人,但几个开放得早的创业生态,正面向全世界的创业者和投资人散发魅力。

1. 新加坡:政府与VC共担风险

新加坡是最早对国际开放的创业生态,除去英语优势,政府的决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09年,为吸引国际资本,新加坡政府提出5比1的风险共担计划,即VC投10万,政府就投50万。这样一来极大分散了投资人的风险,迅速吸引了垂涎于新加坡创业公司却小心翼翼的国际资本,新加坡也发展成为东南亚的风投之都。

2. 印度尼西亚:人口红利最明显

有媒体称印尼像是七八年前的中国。印尼有超过5%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仅次于印度和中国,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红利明显。总统佐科上任以来,致力于把印尼打造为“创业友好”国家,邀请各国资本“共同捕捉这一生一次的难得发展机遇。”印尼创业生态的一个开放侧影,是三年前中国在印尼外资来源地排名中仅列第13位,现在已跃居第三。

3. 泰国:发达的电信业是生态主要助力

和东南亚多数国家一样,跨过PC互联网直接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泰国,移动用户增长迅猛,三大电信公司分别设立自己的孵化器,成为泰国创业生态的主要助力。过去两年间,泰国创业公司融资金额合计达到2500万美元,目前拥有创业公司2000余家,位列世界银行发布的“最容易创业的国家”第26位。

由马来西亚政府亲自担当创始人兼CEO的MaGIC是当地最大的创业服务机构,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服务。MDeC(马来西亚多媒体发展局)是马来西亚政府主导的科技服务型平台,在全国有超过40家机构网点,主要职责就是帮助国外企业在马来西亚进行投资。

一个琐碎却诱人的大市场

这样一个琐碎的创业生态群,机会在哪?谁能抓住这个大市场的机会?

差距之间皆机遇

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在东南亚有一个关键词必须铭记于心——Gap。贫富差距、基础设施差距、人才差距、创业环境差距……都是初创企业在这里拓荒的阻碍,但同时,一旦你弭平了其中的某一个差距,就意味着一个独角兽的诞生。

比如,东南亚59%的成年人没有银行账户(据麦肯锡调查),但却拥有2.6亿互联网用户(据谷歌调查),造就了新加坡金融科技的繁荣;又比如,8700万网上购物的消费者推动了东南亚电商创业,却因当地缺乏可靠的物流基础,同样推动了“摩的”这种特色业务的发展。

安全、拥堵、基础设施、教育、贫穷,这些可能会成为初创公司发展障碍的因素,却往往是当地最为重视的创业领域。在东南亚,谁的公司能解决实际问题,谁的公司能为当地引入新的生活方式,谁就有可能获得资本的青睐。

另一个说服投资人的关键因素是,扎根一个国家,同时在两三个国家发展业务。因为在这样一个分散的大市场里,立足一个国家发展当地业务,市场规模相当局限。然而这时创业者面临的挑战是,针对不同的国家建立不同的策略。因为不同的创业生态下,复制可能并不凑效。

“To VC”不如“To 中国大公司”

有这样一种说法,在中国复制一个国外创业模式,一年之内会有1000家类似模式涌现。而在东南亚复制一个模式,估计只会出现10家类似模式。这意味着在东南亚少了990个初创公司跟你抢市场。

同样保持7%的经济增速,同样拥有逐渐壮大的中产阶级,同样跨过PC直接进入移动互联网……东南亚就像是几年前的中国,而今中国的独角兽和大公司们,正是现在东南亚创业者热衷模仿的对象,同时也是他们重要的融资和退出渠道。

今年4月,阿里斥资10亿美元收购东南亚电商Lazada。这个“10年前的淘宝”在东南亚6个国家搭建电商生态,靠着培育市场和拼凑物流配送体系,赢得了阿里的青睐。

8月,成立于新加坡、目前拥有5个国家布局的“新加坡版滴滴”Grab Taxi,同样从原版滴滴、以及软银中国那里获得了F轮融资,金额达6亿美元。这已经是滴滴出行-滴滴快的对该公司的第二次投资,被传收了Uber中国却丢了海外市场的滴滴,或许将凭借Grab Taxi,在东南亚战场继续延续与Uber的竞争。

猜你喜欢